以下新聞轉貼自聯合報

奧地利極右派 輓歌響起
【聯合報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】

對許多支持歐盟的歐洲人而言,奧地利政客海德有如芒刺在背,是極大的危險和威脅;然而對28%的奧地利選民而言,海德卻是使奧國脫離經濟危機和高失業率的不二人選,也是未來最看好的總理人選。

成為奧地利總理也是海德一生最大的夢想,只是夢想如今已殞落:他已於11日清晨因車禍身亡。他是去參加母親生日宴會,返家途中出了車禍。警方尚未公開肇事原因。

海德的右派未來聯盟發言人佩茲納表示,「他的死亡是世界末日」。也有人說,儘管他的言論常有爭議性,但不可否認的,「他是一個有魅力的政治人物」。連奧地利總統都必須為他的死說話,「他是一個極具政治天分的人,我為他的死感到惋惜」。

海德是誰?他公開讚揚希特勒第三帝國的政策,「我們不要再看到外國人了,不要在任何場合」,外國人應回去他們自己的家鄉,他甚至說,集中營只是一個「罰役」之地而已。他也曾拜訪前伊拉克總統海珊,和海珊親熱地合照。

他坐擁的1500萬歐元房地產,則是他家族在大戰後以賤價向猶太人購得,但他生前極力否認,他也否認外界時而不斷的傳聞,雖然結婚卅年育有兩個女兒,但他的同志癖甚深,十年來經常出入同志的社交娛樂場所。

海德出身納綷家庭,他的父母在二次大戰時前往德國,成為希特勒的手下,戰後受盡屈辱。海德自己從小在學校成績優秀,就讀法學院也是名列前茅,他1976年加入自由黨,很快更成為該黨的領袖,1989年當選奧地利加希帝省省長至今。

海德的政治理念非常明確:排外及反歐。他在幾年前致力於反對奧地利加入歐盟和加入歐元區,然皆無功而退,最近為了實現總理夢,開始修正他的排外說辭,還一度表示,他並未讚揚希特勒,「是記者斷章取義」。

海德說,他的政治理念其實與英國工黨籍前首相布萊爾如出一轍,他暗示自己可帶領奧地利走出低迷的經濟,他也從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那裡借用了許多政策,甚至私下模仿他走訪基層及拉票、募集政治獻金的手段。他還有致命的一招,至今德語政界人物還極少使用,他在說話或演講時揚棄德語政治人物所使用的您,而直接以「你」造句,這是他親民的最有效方式,也給他帶來極大的成功。

從海德的高支持率,不難看出奧地利政治環境的問題。奧國政治人物愈來愈遠離民眾,且一直無法提出改善失業率的具體對策。不管海德是否真有能耐解決這些老問題,至少他能鼓動群眾,只是,不幸的是,他常令人聯想到當年由奧地利前往德國發展的希特勒。

他的去世對奧地利極右勢力和歐洲的極右派而言,都是不小的挫折和打擊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想必很多人跟Sunny一樣,對於奧地利這個國家的政治狀態一點都不了解,對奧地利最大的認識都是來自於中學地理歷史課本,或者只記得這是一個享有音樂盛名的國度。

一如中學課本中所述,奧地利皇儲遭暗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濫觴,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奧地利則已在第三帝國的統治之下(事實上,希特勒本人其實是奧地利人)。儘管奧地利在二次大戰後,以中立國的身分處之,在奧地利境內,不管是集中營或大戰遺跡都依然可見,從上述轉貼新聞中,也可以看得出來,納粹遺留的痕跡。

這位日前出車禍身亡的政治人物,海德(Jörg Haider),可以算是奧地利極右派的大腕,最知名的觀點就是納粹認同以及排外主義。在他過世前幾日,他才剛針對奧地利境內難民,發表過一番意見,總結而言,他的觀點是,這些難民一定有很多是罪犯,為了避免罪犯流入奧地利,應該把難民全部集中在特殊營區(refugee camp),直到他們的難民身分被確認為止。海德這樣的觀點,其實可是嚇傻了不少歐美人士。當二次大戰不過是幾十年前而已的事,許多二次大戰的受害者以及受難家屬都還存活著之際,這種把特定人士「集中」到特定營區的做法,不屆令人想起納粹的集中營(concentration camp)。因此,就在海德不幸遭逢意外前一日,在維也納的街頭,有許多人集結抗議他的言論觀點。

儘管在民主國家中,言論自由一直是受到憲法保障的區塊,也因此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有新納粹(Neo Nazi)的勢力存在(美國也有類似的三K黨),但無論如何,對許多人而言,這是一個禁區。所以絕大多數的政治人物,會盡量展現自己與這些偏激勢力的區隔。當然這並不是在海德是新納粹主義者(who knows?!),但他的納粹認同思想及排外主義,對許多歐美人士而言,的確是難以接受的趨勢。而海德在奧地利國內所受到的歡迎程度,也成為一種有趣的反諷。

奧地利雖然以中立國自居,在許多集中營或二次大戰遺跡處,也經常會流傳什麼感人的故事,一堆人會告訴你,他們的誰誰誰或者認識的誰誰誰曾經如何解救過猶太人,怎麼幫他們躲藏。但在這同時,奧地利人也經常會難以忘懷過去的帝國風光。在中古世紀時,曾經是歐洲最大帝國的奧地利,對於過往的歷史風華,是很難以放下的(這是不是有點像中國人緬懷過去的強盛一樣呢?)。海德的政黨得勢,或許跟海德的政治丰采(charisma)不無關聯,但也讓人聯想起奧地利人對於舊日索懷抱的浪漫情懷。由於海德的立場,曾造成歐盟其他國家與奧地利間的政治緊張及外交凍結,這讓人忍不住會懷疑,爲什麼這樣具有爭議性的人物,會如此受到奧地利人的喜愛,而能一再贏得選戰呢?這是否也悄悄地傳達出什麼樣內在的訊息?

同時,往回看,會發現排外思想絕對不是歐美(或者說白人)獨有的概念,即使在台灣也是一樣充斥著這樣的想法。當我們(不論是身為黃皮膚的東方人或身為華人)成為歧視與排外的受害者時,我們抗議,我們憤怒。但在這同時,我們也以另一種觀點在排斥歧視著其他人種。How sad....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 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