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說Sunny除了家人以外,會一起去旅行的對象並不多,但是還是不得不說Sunny跟麻煩先生在旅行上也是大大不同。
話說Sunny跟麻煩先生旅行過很多地方,但坦白說,每一次都跟我所以為的旅行大不同。
不知道究竟是因為小時候參加過旅行團,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,還是因為果真是教條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,以至於過度迷信書本。
(雖然說孟子說過:盡信書不如無書。不過受制約的心,恐怕不是一時半刻所可能改變的。)
我真的是那種要旅行會乖乖買本旅遊指南,認真研究地圖,努力按圖索驥,找著某間奇特的店,某個書中大力推陳的景點的那種遊客。
而麻煩先生呢,則是另一種遊客。
儘管他也會上網找找有啥地方好去,有啥東西好玩,但他通常都是沒什麼目的性地在旅遊。
一起去東京時,Sunny滿腦子心心念念著要去築地,拿著地圖站在新橋接銀座的路口,麻煩先生則是一句話,旅行嘛,要悠然自得,何必執著於哪裡。
基本上,麻煩先生這一句話,可以算是我們多次旅行下來的一個註解。
去峇島時,除了第一個晚上的晚餐是在較遠的餐廳用餐,餐後委請計程車司機行經庫塔區體驗一下那裡的熱鬧景象以外,絕大部分的時間,我們都躺在沙灘上看書曬太陽,或者在沙灘上牽著手漫步。
在吳哥時,我們僱了個老老實實但不太會說英文的計程車小哥,載著我們往返幾個古蹟之間,每到一個點,他丟下我們之後,我們僅跟他約定約莫幾個時辰後回來接我們,其餘的就讓我們自己去逛去摸索。
到曼谷時也是一樣,我們搭著捷運,逛著這個那個地方,經常連下一刻要去的點是哪都是當下才決定。
與麻煩先生旅行時,幾乎都是這樣,spontaneous,用餐的地點幾乎都是隨機挑選,旅行的景點也往往是這一刻這一分這一秒隨興決定的。
我不得不承認,這對我來說是非常不自在的事情。
旅行,應該要有目的性地去走啊!我是這樣想的。
沒有旅遊指南,沒有行前計畫,對我來說,就像去鼎泰豐吃飯竟然沒預約,到了現場才發現得排個兩個小時的隊一樣地恐怖。
我曾經跟麻煩先生抗議,說這樣的旅行,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去感受當地的文化,搞不清楚自己去了啥地點。
麻煩先生只說,我們不是去了那個某某地,又去了某某地,又去了某某地嗎?
回想起來,並不是哪些東西看了,哪些地方又沒去的問題,追根究底說來,就是我的不安全感在作祟。
抓著一本旅遊書,給我的安全感,大概就跟滑雪時一定要拿滑雪杖一樣,明明就知道是無濟於事的輔助品,但就是拿在手裡才心安。
再重新回憶起時,會發現,原來所有旅行的記憶都存在腦中。
即使無法具體說出那間餐廳的名字,那個地點的名稱,事實上,走過那片沙灘那砂礫沾在腳底的感受,在那金碧輝煌的佛寺裡耀眼的金光,那只為那一年春天所綻放的櫻花,全都深刻地烙印在腦海裡。
或許旅行的意義,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同。
也或許旅行的方式,也大異其趣。
但即使是有這麼多差異,重要的,或許也只是留存下來兩人一起走過的記憶吧?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