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Downtown東邊的Vieux Montreal(Old Montreal)可說是北美洲最古老的幾個城區之一,當地保留了許多古老建築,歷史最悠久的建物可回溯至1600年代。石板路的街道也彷彿舊日時光重現,更帶有歐洲風情。
在舊城區中最重要的幾個建築中,其一為水手教堂(Chapelle Notre-Dame-de-Bon-Secours)。
在Rue St-Paul這一面,可以看見金身的聖母懷抱聖子像。
教堂名稱Chapelle Notre-Dame-de-Bon-Secours意指慈悲聖母教堂。自十九世紀起,許多抵達蒙特婁港的水手在此處尋求心靈的寄託,祈求聖母的庇佑。十九世紀中葉時,當時的蒙特婁主教便在教堂的屋頂立了一尊巨型聖母像,聖母面向港口,張開雙臂,彷彿在擁抱所有進入港口的船隻與人們,也因此這個教堂有了暱稱「水手教堂」。(這樣跟中國民間信仰的媽祖有沒有很像?!)
(屋頂的展臂聖母像)
但如要說到蒙特婁的知名教堂,當然絕對不能漏了位於舊城區的聖母院(Basilique Notre-Dame)了。
Basilique Notre-Dame的哥德式建築充滿了戲劇般的效果,兩側高聳的塔樓,從遠處便可以見到。
Basilique Notre-Dame自1824年開始興建,費時五年完成,而兩側的塔樓則直到1840年以後才完成。完工時,蒙特婁的聖母院可謂是當時北美洲規模最大的教堂。西側塔樓中有知名的鳴鐘,從遠處就可以聽見響起的鐘聲。
聖母院的內部非常華麗,高聳的天花板以藍色為基底加上無數金色的星星,有如夜裡蒼穹。
禮拜堂則以藍、紅、紫、金、銀等多種色彩裝飾。當中許多木製的聖像或雕刻是由當時魁北克的藝術家所雕製。
而教堂入口處的上方正對著聖殿之處,則是巨型的管風琴。
Basilique Notre-Dame與其他教堂不同的地方在於,教堂的彩繪玻璃繪製的是早期蒙特婁的宗教史,而非聖經故事。
(教堂兩側)
Basilique Notre-Dame近幾年最著名的事件,應該是加拿大知名女歌手Celine Dion席琳狄翁1994年就是在此教堂舉行婚禮,下嫁經紀人的。
聖母院入內參觀要付入場費,每人加幣五元。週二到週六晚間會有「And Then There Was Light」的聲光表演,成人票加幣十元,兒童加幣五元。不過因為我們沒有留下來看聲光表演,並不知道精彩度如何,是否值得一看。
留言列表